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志初应邀来我校讲授湖南精神与中国梦
2013-05-26 09:45 党政办公室 

        5月24日下午,学校在二报告厅举行党委两级中心组(扩大)学习报告会,特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志初讲授《湖南精神与中国梦》。学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各党总支委员、学生辅导员参加学习。报告会由党委书记谢伯端主持。

        讲座中,作为湖南精神征集主要负责人的张志初指出,湖南精神是优秀湖湘文化的传承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湖南的具体体现,是湖南人共有的气质和追求。经过广泛的吸纳民智、接通地气的工作,从最初的61921条表述语到2012年12月发布的“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正式表述,真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万众同谱一首歌”,湖南精神的定稿广泛集中了民智,也产生的广泛的认同和赞誉。

        张志初说,湖南精神这座精神的新界标,是可以触摸到的。这座精神界标是会呼吸的,我们能触摸到它的温度;这座精神界标是有血脉的,我们能触摸到它的浓度;“湖南精神”是有内涵的,我们能触摸到它的深度;这座精神界标是有脊梁的,我们能触摸到它的高度,这个脊梁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兴国强省之魂;这座精神界标是有风骨的,我们能触摸到它的力度。

        在谈到湖南精神的血脉和内涵时,张志初用十一个画面,用感性的语言解读了湖南精神的楚风湘韵和博大精深:

         两陵——炎帝陵、舜帝陵。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是中国最大的志愿者;舜帝是道德文明的始祖,这是湖南精神的根。

         一条江——汩罗江。湖南精神离不了屈子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一座书院——岳麓书院。朱熹“忠孝廉节”,还有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的牌匾。

         一座名楼——岳阳楼。这是一座人文楼、精神楼,范仲淹的忧乐情怀是湖湘文化的经典的表达之一。

         一间草堂——王夫之的湘西草堂。有风骨的王夫之,“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在草堂隐居时著书立说,倡导经世致用,唤起变革,是湖湘文化近代崛起的起点。

         一群雄狮——湘军。一群文人领兵,却能骁勇善战,凝聚着胡曾左的血诚。近代中国无湘不成军,湘军集团为近代湖湘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双慧眼——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拓一个时代之先。

         一腔热血——谭嗣同、黄兴、蔡锷、宋教仁、陈天华……他们都是一腔热血奉献给了多灾多难的国家和民族。

         一轮红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张笑脸——雷锋。22岁的雷锋永远年轻,他代表着奉献、忠诚和担当。

         一粒种子——袁隆平。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是创新、求索和永不停歇的精神代表,是湖南精神最好的诠释。

        张志初认为,“忠诚”铸造湖湘之魂,是“湖南精神”的核心;“担当”彰显湖湘之责,是“湖南精神”的特质;“求是”体现湖湘之风,是“湖南精神”的精髓;“图强”昭示湖湘之路,是“湖南精神”的追求。四位一体的表述,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展示湖南人精气神的特殊风骨和丰富内涵。

        张志初指出,湖南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湖南表达,是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关于“三个倡导”的要求,是五位一体的湖南呼应,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湖南智慧,因此是非常正确和前瞻的。

        张志初还简要解读了中国梦的内涵,他说,中国梦体现着“四力”:向心力——凝心聚力、树起旗帜;向善力——道德、忠诚摆在首位;向上力——向着阳光、向着上游奋进;向梦力——勇于托起梦想,追求梦想的实现。他从“触摸梦之美”、“触摸梦之源”、“触摸梦之旅”三个层面开展中国梦的解析。他说,因为中国梦是富强梦、复兴梦、幸福梦,因此梦美之极;因为中国梦是对中国发展进程的准确把握,是对改革发展实践的清醒认识,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脉搏的真情感知,因此梦有源头;实现中国梦的旅程是有规划、有步骤的,从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到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的旅程就是实现中国梦的进程。

        报告会进程中,与会人员还一起观看了湖南精神的一段视频和由张志初作词、刘一祯演唱的《锦绣潇湘等你来》MV。

        报告会开始之前,党委书记谢伯端和副书记刘国繁在接待室与张志初一行亲切交谈,共话学校发展和彼此深厚友谊。



关闭窗口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编:411104
Copyright© 湖南工程学院党政办公室 2008-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