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校长 刘 国 繁
(2016年1月15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本次科技大会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氛围很好,开得非常成功。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入总结了过去五年我校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分析了我们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二是对未来五年的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工作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举措;三是隆重表彰了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和青年科技标兵,交流了科研工作经验,探讨了促进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方法对策,营造了我校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
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获得学校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和青年科技标兵的6位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你们为学校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谢谢你们!同时也要谢谢为我校科技事业做出贡献的全体教职员工,正是因为你们的持续努力和团结奋斗,才换来了今天我校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
上午,毅平校长在工作报告中已经就我校近五年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地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学校科技工作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事实证明,我们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十三五”期间,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毅平校长还对今后五年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请与会各单位负责人回去后认真学习传达、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
为推动我校未来五年科技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为实现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工程应用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顺利实现从“学院”到“大学”的跨越,下面,我想再讲三点希望和要求:
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搞好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科研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
2009年,学校通过第二轮转变工程,应该说转变了许多教职工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还有少数教师仍存在对科研的定位认识不清的问题:认为我们应用型大学只要搞好教学就行了,科研是那些985、211研究型大学的事。其实不然,任何一所高水平的大学,肯定是科研、教学并驾齐驱,两条腿走路:科研处于核心地位,教学处于基础地位。“基础不稳,地动山摇。”教学是立校之本,是大学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了教学的支撑,大学的其他工作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由此可见,教学是重中之重。但是,一所大学想要做大、做强、做优,科研就必须占据核心地位。这就像一个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工业是强国之路一样,一所大学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在应用型大学中,科研的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科研站在行业产业发展的前沿,比教学快“半拍”,引领着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方向,是教学的“火车头”。二是科研能促进教师主动更新知识,不断用行业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来充实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助推器”。三是学生参与科研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尤其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四是科研使大学直接深度参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服务社会的“对接口”和“窗口”。五是在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之间,除开地域因素,科研是吸引国家和社会资源投放的最大变数,资源往往向拥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高校聚集,是办学资源的“聚集器”。六是科研平台和项目能集中校内、校外两类资源,人、财、物、信息等多种资源协同发挥作用,使这些资源不至于零散、无序使用而白白耗费,是资源的“整合器”。七是科研往往能使投入的资源产生出比资源本身远为巨大的能量,是资源的“放大器”。
由上可见,对于任何一所大学包括应用型大学来说,科研在学校的发展中占据了核心地位,科研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学校层次、社会影响力与地位的提升,主要取决于科研的水平与实力。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一点,全校教职员工务必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二、瞄准目标,找准差距,增强科技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心
这一点,毅平校长在报告中已经作了详细地阐述,我就不展开了。但这一点相当重要,是做好我校科技工作的前提,我还是要再强调一下。学校的科技工作的定位要紧扣“全面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工程应用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瞄准“建设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部分学科达到博士学位授予条件、跨入国家级应用型示范高校行列、力争在建校七十周年前后实现从学院到大学的跨越”4个具体目标,要为之提供关键支撑。要对照这些目标来找准差距,清醒地看到现阶段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增强科技工作的危机感。但我们也要看清自己做好科研的基础和优势,不要妄自菲薄,增强做好科研的自信心;更要看清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地方甚至国际层面的机遇,看清科技职能部门和企业的迫切要求,乘势而上,增强科技工作的主动性。
三、凝心聚力,找准着力点,取得科技工作新突破
上午,毅平校长在报告中从“科研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大从事科研工作的压力、增强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措施。这些措施聚焦制约我校科技工作的瓶颈、针对性强、切实可行。如果能够扎实落实到位,将会对我校科技工作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请大家好好学习、认真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我还要强调指出的是,学校要在今后五年实现从“学院”到“大学”的跨越,我们必须找准着力点,集中力量做到以下三点: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地位。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越来越清晰地告诉我们,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具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建设。概括说来,学科在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聚集作用。学科是高校人才和资源汇聚之所,往往最优势的学科也聚集了高校最优秀的人才团队和最优质的资源。二是支撑作用。高校办学水平、整体实力和学术声誉的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学位点、专业建设和发展等等,都离不开学科的支撑。三是基础作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这个基础好不好,真接关系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的充分发挥。
从我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科建设是一面旗帜,是学校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关系到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关系到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水平,关系到师资队伍建设的素质,同时也关系到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环境。只有牢固树立并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全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才能确立学科建设在我校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并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理顺各项工作头绪,明确各项工作重点,整合学校资源,使政策保障、人力配置、财力、物力投入达到最优化。
二、科研项目上要“抓大抓横”。在纵向课题上要狠抓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在横向方面要狠抓积极参与国家大型企业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工作。在纵向上“抓大”很好理解,我们历来也是这么做的,现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为什么又要提出“抓横”呢?因为要在短短五年内实现从“学院”到“大学”的跨越,要至少获得2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目前还没有)和20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近5年只有4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1.5亿元(近5年经费总量为5000万),我们必须要联合国家大型企业,深度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解决行业产业目前发展的重大突出技术问题,引领行业产业发展,同时又借助国家大型企业的实力、资源和影响力来促进学校发展,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基于学校目前的科研实力,这是我们最便捷的取胜之道。基于学校在行业产业中的基础,这是我们最有把握的取胜之道。基于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这是我们最应该走的取胜之道。我们要主动组织力量、整合团队,扩大与大型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范围,建立一批高水平高级别的校企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引导,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三、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上要“抓高”:要狠抓高水平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是凝聚人才、催生成果、开展交流、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只有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才能承接重大科研项目,只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才能组织力量进行若干个相互关联的重大科研项目的集中攻关,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我们一是要着力改变科研人员单打独斗的状态,研究兴趣相近、学术结构互补的科研人员要互相组合起来,互相交流协作,产生高度的凝聚力,真正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二是要着力改变科研项目之间关联度不高而互不支撑的状态,着力改变科研团队之间关系疏散而互不交流协作的状态,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作用,共享科研资源,凝炼科研方向,聚集科研人才,组织力量针对关联度高的多个科研项目进行协同攻关、连续攻关,整合高水平科研成果,使之互相接力、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建成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从而促进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同志们,“十三五”是我校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未来五年科技工作,对于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进一步强化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对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校的办学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前途和命运。希望各教学院(部、中心)、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教师干部,积极贯彻落实本次科技大会精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形成科技创新的最大合力,切实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工程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