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二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校 长 刘 国 荣
2009
年
1
月
10
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新年伊始,我们就召开第二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回顾和总结过去的工作,明确新一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这对于做好学校2009年的工作、推进第二步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代表学校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学校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学校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全校教职员工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勤奋工作,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充实了校领导班子力量,增加了一位副校长和一位纪委书记。完成了中层干部换届,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加强了干部作风建设,加强了干部的教育,校级领导分三批赴省委党校参加了地厅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集中轮训。对新任中层干部进行了培训,选送了3名处级干部到教育工委党校学习培训。修订完善了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强化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实行网上述职述廉、网上测评,增强了考核的客观公正性。
2.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制定了“关于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的规定”、“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了对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健全了监督机制,加强对“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调度使用)的监督检查。在教育工委纪工委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考核中,我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获得好评。
3.组织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完成21个党总支部(直属支部)委员会、74个党支部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组织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响应中央号召交纳“特殊党费”10万多元,培训入党积极分子3500人,发展党员883人。
4.舆论宣传工作紧扣主题。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设“两型社会”、进一步解放思想等主题,开展了全校性的学习和讨论活动,组织了18场专题讨论会。围绕抗冰救灾、抗震救灾、迎奥运火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加强舆论导向,弘扬奉献精神和爱国精神。抓好典型宣传,应用技术学院学生魏秧子主动勇敢捐献造血干细胞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二)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工作,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1.评建整改工作顺利完成。召开了评估总结表彰暨整改动员大会,积极开展整改工作,建立了评估长效机制,圆满完成当年的整改任务,向教育部报送了评估整改总结报告。
2.教学质量工程实施有效。有4个专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纺织工程)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门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机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个实践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基础实践中心)被评为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校外实习基地“湖南东信棉业集团公司”成为省普通高校优秀实习教学基地;2个教研室(电气工程教研室、纺织教研室)成为省级优秀教研室;1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3位教师获省级“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评选出首届校级教学团队5个、第二届“湖南工程学院教学名师”5人。
3.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工业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学位评估和办学水平评估。成功申报网络工程、汽车服务工程2个新专业,使我校本科专业达39个。同时国际教育获批会计和商务英语两个新专业。
4.课程建设力度加大。召开了以“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质量工程”为主题的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制定了未来两年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和课程建设与评估实施办法。启动了对2006年校级精品课程验收和2007年校级精品课程的中期检查工作。
5.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申报工作进展顺利。自动化与测控技术专业实验室、企业管理专业实验中心、轻化工程专业实验室、材料成型工艺与质量控制实验中心、纺织工程专业实验室全部立项,获得财政部经费拨款800万元。
6.教学督导进一步加强。重新修订了督导工作条例,完成了校督导团换届。加大了“督”与“导”的力度,扩大督导范围,不仅“督教”、“督学”,还“督管”。先后开展了对青年教师的专项听课、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情况的专题调研。
7.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进展。合作办学招生达到231人,规模进一步扩大。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签订了“4+
0”
合作办学框架、 “3+
1”
模式以及学生互派、学分互认和教师互访等协议。
8.成人教育规模有所扩大。加大函授站点布点力度,新建10个函授站点,共录取新生1474人,其中专升本664人,高升本11人,高职高专696人。
(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1.党管人才力度加大。校党委把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事关学校发展大事来抓。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的“
131”
工程。成立发展规划处,重点抓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全年引进教学院院长1人和学科带头人1人,引进师资18人,聘请了3名知名教授任客座教授。
2.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做好职称评审工作,全年评定通过正高5人、副高15人;选送26人到重点高校攻读学位和进修学习,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的 15 人;3人被评为2008年度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通过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的验收。
3.全员聘任工作顺利完成。通过竞争上岗,共聘用各类人员1051人,缓聘、未聘7人,对26名在编不在岗的人员进行了处理,对临时用工的管理更加规范。强化了岗位职责,优化了队伍结构,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四)大力推进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稳步提高
1.学科建设进一步推进。省级、校级、院级三级学科建设体系初步形成,重点学科建设有特色,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即将出台。
2.产学研合作成绩突出。积极申报参评,“电工装备产学研合作基地”获批湖南省高校首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出台了《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动纲要》,加强与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开展科研合作项目20项,横向科研经费1222万元,到账经费891.35万元
3.科研立项与成果明显增加。全年纵向课题立项50项,其中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自科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9项、省社科联项目5项、国家统计局、省统计局课题各1项、市科技局项目1项。全年发表论文497篇,被三大检索收录77篇;有2项社科成果分获省级二等奖、三等奖,9项社科成果获得市级奖;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五)学生管理以人为本,招生就业形势良好
1.招生工作圆满完成。加强招生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吸引优秀生源。录取二本新生3069人,国教专科生231人,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一志愿录取率达到93 %,文、理科录取分数在省属14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均列第一,理科高出最低控制线20分,文科高出18分。
2.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为毕业生搭建就业指导服务平台。3112名毕业生(专科606人),继续深造的143人,参与国家、地方政府任职的11人,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86.23%。成功召开2009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160多家单位到校招聘人才,为毕业生提供了2100多个就业岗位。
3.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大加强。公开招聘了10名研究生担任辅导员。9名辅导员参加了省委教育工委的培训,1人参加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二级咨询师资格的培训。
4.贫困生资助力度加大。建立了全校贫困生数据库。为602名学生减免学费51.93万元;共设置校内勤工俭学岗位1158个,参加人数达2230人次,发放勤工俭学工资60万元;有1234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663.55万元;为67名灾区学生发放捐款15.06万元,为11名重灾区学生减免学费、住宿费4.49万元。
5.团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积极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大学生抗击冰灾、为地震灾民捐款献血、迎奥运火炬等活动,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学科竞赛;参加第三届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参加省第四届力学竞赛,获得三等奖2项。参加第三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我校选送5件作品,1件获银奖,4件获铜奖。
(六)规范办学行为,应用技术学院得到健康发展
1.认真贯彻教育部26号令,努力推进规范办学。制定了独立学院发展规划,先后与建新集团等公司进行了20多次洽谈。
2.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三本教学质量。认真组织完成了2008年度省教育厅年检工作,检查组对应用技术学院2008年办学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3.积极开展招生宣传,招生形势良好。今年三本招生计划1400人,实际录取1450人,最终报到1405人,报到率达97%。目前在校生规模达到4173人,较2007年增长了33%。
(七)内部管理日趋规范,办学实力稳步提升
1.资金保障有力。克服从紧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多方筹措资金,确保了银行贷款续贷到位,维持了学校的正常运行。通过信托融资,缓解学生公寓建设资金的困难。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和政府部门支持,财政拨款达7385.9万元,比上年增加1134.9万元,增长率为18%。加强对预算、专项经费、助学贷款等的管理,控制预算支出,规范专项经费使用,严格学杂费收缴,共收学杂费12216.6万元,比上年增加1398.6万元,增长率为12.9%。
2.内部审计力度加大。内部审计逐步向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转型,着重对后勤服务总公司2007年度经营绩效、7名处级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积极开展基建项目审计和现场跟踪审计,审计基建、维修项目28个,审减2107.7万元。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对基建维修、设备及后勤物资招投标严格把关。
3.图书资源有所增加。添购纸质图书5万册,新引进了中国知网数据库,扩大了数字化资源。加快自建数据库建设步伐,添加《湖南工程学院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论文文摘1780篇、《科技信息》220期条、《高教信息》386条。
4.网络建设有了新发展。引入谷歌和惠普的相关软件,改善网络运行基础设施;新建校内信息网,提供校内信息发布平台;对学校主站进行优化,不仅保证了网络的畅通,还大幅度提升了校外访问的速度。强化了对50多个二级网站的管理,确保了学校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
5.基建工作有了新进展。完成了新校区、北校区3000人规模的学生公寓的报建、立项和地基勘查等工作;与12户被拆迁户签订了房屋拆迁协议,拆除房屋9栋,解决了系列拆迁争议。
6.督查工作开展顺利。重点对2007年专项经费使用情况、校务公开有关规定贯彻落实情况、全员聘用情况、评估成果巩固情况进行了调研督查。进一步完善了校务公开制度,修订下发了《湖南工程学院校务公开工作规程》,明确了各部门公开的内容和公开的形式。
7.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有效。关工委继续做好学生平安保险理赔工作和资助贫困生工作,在全校教职员工中为关工委基金筹款4万元。资助了63名贫困学生,为17名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学生和31名特困新生免费办理了平安保险。
8.后勤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后勤实行“一甲多乙”的管理模式,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还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强化节约意识,做好了三校区用电性质的变更工作,全年水电费比2007年节约开支80多万元。新组建的4个经济实体,运行4个月,完成营业额近1000万元,完成上缴40多万元。
9.校园秩序保持良好。加强校园综合治理,确保了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网络安全监控,投入30万元对重点部位安装监控探头,有效地减少了案件的发生。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制定消防安全预案,实施消防疏散演习,强化了安全意识。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是我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一年, 是团结干事、开拓进取、成效显著的一年。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发展还面临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需要花大力气去抓,教师队伍的数量和水平尚不能完全适应规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要求,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亟需加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创新团队缺乏;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偏少;办学经费依然紧张,制约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和教职工收入的显著提高。对于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主要工作任务
2009年的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梯队和学科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湖南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教学为中心,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着力巩固评建成果,积极打造专业品牌,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1.抓好项目建设,组织力量申报新的省级、国家级的质量工程项目,要尽可能多立项,争取在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示范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优秀实习教学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优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教改课题、教学成果、优秀教研室、教学名师、省规划教材(国家万种新教材)等多个项目立项上取得较大成绩。制定切实可行办法,努力抓好现有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搞好项目建设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确保达到建设目标。
2.加强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按照课程建设两年发展目标,做好标准课程、院(部)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力争2—3门课程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培育改革成果。抓好省级、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抓好立项项目的研究,抓好成果的培育,争取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有实质性突破。
4.加强国际合作教育。办学规模要扩大,合作形式要灵活多样。“3+
1”
模式开始实施,“4+
0”
模式争取教育部批准,“学生互派、学分互认”争取实施。召开国际合作教育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国际合作教育。探讨英语培训办法、学生选送办法,让学生有机会到合作学校留学。选派教师到合作学校进行课程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二)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1.召开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大会,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动员和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调整科研奖励办法,把科研作为分配的要素,分配与奖励相结合,以分配为主,奖励为辅,变鼓励为要求。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给予重奖。职称申评要细化入门条件,明确教学科研业绩要求。学科、学术带头人要严格遴选,给予待遇,严格考核,滚动发展。
2.大力加强科研工作,加强纵向课题申报和横向课题签约。提高纵向课题申报命中率。力争科研经费和成果比2008年增长25%以上。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实行量化管理,出台分配办法,把科研工作纳入分配切块经费,将科研工作量化成分值,成为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
3.以学科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产学研合作。通过狠抓重点实验室、学科团队、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院(所)、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学科平台的建设,达到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培养学科梯队的目的。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出台产学研合作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各二级院要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探讨与企业、政府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学科建设经验,加强与高水平专家学者的交流与联系。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争取更多的指导与支持,下大力气使纵向课题数不断增加,在校内推行定期的学术研讨会制度,培育浓厚的科研氛围。
(三)狠抓“131”人才工程,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1.贯彻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的“
131”
工程和“三个计划”。即到2012年,通过引进与培养,使学校具有10个以上省级学科带头人(含培养对象),30个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100个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实施三个计划:“博士计划”,到2012年,博士力争达到100名。学术梯队计划:构建和扶持4~5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术梯队。教学团队计划:建设5~6支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争取1~2支教学团队进入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争取申报成功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
2.按照“围绕学科建设,引进培养并重”的方针,重点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能带来重大课题的人才。引进人才要打破常规,开阔思路,要专兼职、长短期相结合,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制订配套政策,加强对人才的管理。送培人才要与学科建设需要紧密结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要有推荐、有协议,热爱学校、忠于职守,有发展潜力的教学一线的教师重点培养。
3、重点加强教学团队和学科团队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科或教学团队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对有稳定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定实绩的教师,在职称晋升、津贴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
4.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继续抓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落实,要达到对青年教师导教、导研的“传、帮、带”作用,使他们尽快成长。同时,引导与监督并重,教学督导团不定期地、动态地、随机地听课,建立教师教学水平档案,在职称评定时执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
(四)建立更加有效的学生管理机制,建设优良学风
1.学生管理要有新思路、新方法。要加强制度建设,出台《辅导员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巩固和发扬评估中学风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规范学生管理。要进一步落实“三育人”机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严格学籍管理为手段,带动学风好转。
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贫困生帮扶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宣传,完善五级心理预防干预机制,坚持半月一次的全校性心理问题排查制度,建立心理问题学生的数据库。不断完善“奖、贷、助、补、缓、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做好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
3.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和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挑战杯”系列学科竞赛为龙头,狠抓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精神。安排专项基金,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继续发挥学校实践育人特色,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浓厚学术氛围的形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做好招生与就业工作。认真落实招生计划和生源计划。继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加强招生与就业的互动。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和就业情况,合理配置各专业招生计划。落实校级、院级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就业工作考评机制。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积极想办法,出对策,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五)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
1.财务从紧预算,细化项目预算,完善刚性预算配套制度。制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建立科研、学科平台建设个人台帐,形成经费管理控制体系。积极筹措办学经费,防范财务风险。积极争取银行支持,做好续贷工作。努力争取基础设施与基建经费、中央与地方共建等专项资金;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确保办学经费的稳步增长,确保职工收入的适度增加。加大债权债务清理工作的力度,逐步清理近几年遗留的债权债务,加大应收及暂付款的催收力度。
2.加强审计监督,加强行政督查,强化过程管理。开展对后勤处下属实体的经营情况及目标管理的绩效审计。开展对2008年部分专项经费预算及追加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调查。开展校内维修项目结算审计。
3.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对新一轮的后勤改革进行分析、总结,巩固改革成果。积极探讨物业管理的社会化,扩大改革成果。争取解决南、北两校区电力增容问题,继续抓好煤改气工作。加强房产资源管理,对过渡住房进行彻底的清理、整顿。
4.基本建设量力而行。完成3000人学生公寓建设,下半年投入使用。完成东湖渔场的房屋拆迁和围墙建设,完成运动场看台的建设。积极申报省市重点基建项目,争取国家、省、市三级政府财政经费的大力支持。
5.做好财政拨款项目、学校自筹及其他渠道投资的教学仪器设备、生活家具等物资采购。做好省部共建特色项目绩效考评和新一年项目的申报工作。对公用教学用房进行一次摸底、清查。对大型设备和批量大的设备利用率进行调查,杜绝资产闲置浪费现象。
6.积极推进独立学院改制工作。以教育部26号令为指针,以应用技术学院的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南,不断强化独立学院的内部管理,着力推进队伍建设,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
7.科学制订成教发展规划,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完善管理办法,加强函授站的管理,稳步提高办学质量。
8.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优化馆藏资源结构,扩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为学校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保障。
9.推进政务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完成学校各校区新建维修楼宇计算机网络的总体规划、建设。启动“校园一卡通”的准备工作,积极推动网络教学,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10.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开展教职工喜爱的多种活动,开展教师休养活动。
11.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切实关心老同志的生活与疾苦,丰富老同志的文化娱乐活动,全面加强和改进关工委工作,进一步做好学生平安保险和募资助学工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2.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学校稳定大局,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处理,进一步加大安全防范的力度,切实做好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做好校园消防安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良好的校园秩序。
13.启动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成立校庆办公室,着手相关准备工作。要以校庆为契机,对学校的发展历程做一次系统的梳理,进一步总结学校优良的办学思想和光荣传统,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爱校敬业的工作热情,争取社会力量、广大校友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密切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地位。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一年各项工作任务已经明确,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进取,为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的新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