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资料文献>> 正文>
全面巩固评建成果 大力弘扬评估精神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事业新发展
2008-05-29 10:42  

          
              ——在评建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5月27日)
                           刘  国  荣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今年4月8日,教育部以教高函〔2008〕8号文件正式向社会公布了评估结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17个A、2个B和特色鲜明”的“良好”成绩,这标志着我们梦寐以求的评估目标圆满地实现了,我们成功了!如果从2002年11月成立领导小组开始算起,我们度过了不平凡的五年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伴随着我们的有奋斗的无限艰辛,也有收获的巨大喜悦。全校师生员工满怀希望、坚定信心、励精图治、奋力拼搏,付出了巨大努力和辛勤汗水,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在评建工作中付出辛勤劳动、做出重要贡献的广大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为了全面巩固评建成果,大力弘扬评估精神,扎实抓好整改工作,学校党委行政决定召开今天这个大会,一起来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员工,把学校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努力实现新发展,不断创造新辉煌!
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五年的评建工作,并对下一阶段的整改工作进行部署。
       一、五年评建工作的基本回顾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一是评建工作的主要历程;二是评建工作的主要成绩,三是评建工作的主要收获与经验。
      (一)评建工作的主要历程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从2002年9月起,我们就组织干部、教师反复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及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
      2003年3月,召开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动员大会,对评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2006年11月,召开再动员大会,进一步部署评建工作。
      2007年5月,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在全校学生中部署评建工作。
      2007年10月,召开了全校师生员工誓师大会,对教育部专家现场评估前的全面整改、全面迎评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2、严格组织,责任到位
      2002年11月,学校成立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领导小组和评估办公室,制定了评建计划,组成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其他校领导为副组长,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由校领导牵头负责的7个评建工作组。学校各部门也相应地成立本单位的评建工作组。
      2005年1月,成立了25个达标工作小组。
      2006年12月,成立评建专家组,增设4个专项工作组。
      2007年9月,成立了迎评指挥部并下设8个工作小组。评建机构的建立健全,为评建工作全面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学校实行评建工作三级责任制,即:校级、部门领导、具体工作任务承担者三级。将评建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级级签订承诺书,实行责任追究制。
      3、“一轮建设,三轮自评整改”
      2003年-2006年,“一轮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学习评估文件、分析指标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在这轮建设中,举办了院(部)主任、副主任、教学秘书及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研讨班、培训班。每年开展了系部教学工作评估,组织校内专家组和行政督查组开展各专项检查与督查。
      2007年1-10月,“三轮自评整改”
      学校自评、总结、整改,成立自评专家组,集中进行了两次全面的自评自检;
校外专家现场指导,先后请了9位专家来校指导,根据专家意见,学校继续深入整改;
      省教育厅预评估(即诊断性评价),根据教育厅专家的评价意见,全面抓好了整改与完善工作。
      2007年11月,评估期间
      我们这次接受教育部专家组的水平评估,表现出了最佳的精神风貌、最好的教学状态、最好的工作状态,反映给专家的是我们最好的工作水平,给专家留下了非常深刻和难忘的印象。各项准备工作的翔实和周密、材料抽调的高效和快捷、接待工作的细致和周到、宣传工作的及时与到位等,都充分反映出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的精神和不懈努力的工作状态。
     (二)评建工作的主要成绩
      通过评建,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概括为“六个之最”,即:最系统地总结了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最全面地修订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最科学地制定了学校发展的一系列规划;最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最大规模地加强了校园基本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最集中地展示了我们的办学实力和亮点。
      教育部专家组对我院取得的办学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考察意见》中从八个方面肯定了我们的办学成绩:
      1.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定位准确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从国家需要、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社会科技进步、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自身实际出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办学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学校规划科学合理,措施得力,实施有效,成绩显著。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牢固,质量意识强。
      2.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内培外引并重”的建设方针,努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师资队伍整体数量与结构,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发展态势良好,满足了教学和发展的需要,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在办学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教学经费投入,大幅度改善办学条件。在新校区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实习基地、图书资料、校园网络、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搭建了良好的本科教学基础平台,使学校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条件显著改善,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满足了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4.注重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本科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优化结构,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专业的建设,专业总体布局和结构符合学校定位,形成了由电气、机械、化工、纺织、管理类专业组成的优势专业群,人才培养满足相关行业领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大多数系部已经逐步形成各自的专业教学特色,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5.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学校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形成了一套健全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构建了行之有效的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学校严格执行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标准,监控体系运行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6.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学生综合素质高
      学校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理念,高度重视对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活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基本技能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一大批学生科技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7.大力推进教风学风建设,育人环境优良
      学校重视师德建设,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出现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深受学生爱戴的模范教师。广大学生笃学求索、勤奋进取,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富有特色,成效明显,涌现出舍己救人、道德风尚高的学生群体。学生文体活动健康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毕业生就业率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誉。
       8、办学特色
      学校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强化工程实践教学。遵循“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的教学指导方针,建立了“两体系三并递进”教学模式,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实行的 “全开放实验”、“大型综合实验(实践)”实践教学环节,“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具有“湖工”特色创新性与良好的实效性,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大批较高水平的工程应用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实践育人保障坚实有力,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赢得社会普遍赞誉和用人单位广泛欢迎,毕业生“肯干、实干、会干”成为用人单位的佳话。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除此之外,学校大力开展了各种技能培训,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校高度重视师德教育,从严治校、以德治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建设了一支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高度重视优良学风建设,学校将2007年作为学风建设年,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积极实施“奖、贷、助、帮、免”扶贫助学工程和“帮五困”工程,帮助学生解除思想困惑、解决经济困窘、排除心理困扰、克服学习困难、走出就业困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风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评建工作的收获与经验
      评建工作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调动了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党政一心,上下一心,干群一心,全校同心,这种凝聚力是学校今后工作与发展的力量源泉;
二是锻炼了干部队伍,通过出色地完成难度大、标准高、任务重、时间紧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增强了建设好学校的信心;
      三是通过自评自建和教育部专家的评审,对学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看得更清楚、更全面,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评建工作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师生员工的高度重视是评建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条件
      评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院领导分工负责,每人负责一个工作组,经常深入教学一线现场办公、听取各系部院的评建工作汇报;各系部院、各处室都是一把手挂帅抓评估;各级领导干部讲大局、讲团结、讲执行力,协调配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各个部门的职工,无论是在职的,还是离退的,无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无论年老的还是年轻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表现出了敢打硬仗的勇气和风采。
       二是科学决策,精心组织,正确指挥是评建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
       学校党委行政对评估认识到位,决策到位,部署到位。一是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工作二十字方针,认认真真搞建设,扎扎实实抓评估,把评估看作是推进学校发展建设的良好契机、强大东风。早在02年就正式启动了评建工作,明确了评建目标,制订了评建计划,分解了评建任务,建立了评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步步推进。二是领导得力,实现了评建工作“三级”责任制,任务层层分解,压力逐级传递。三是全面发动,人人参与,形成了全校上下特别是各系部院、各个部门创造性的工作,全力以赴抓评估,千方百计争优秀这样一个令人感动的局面。四是迎接专家现场评估,指挥部部署周密,指挥正确;各工作组贯彻落实,不打折扣;全校上下团结一心,取得了评估工作的圆满成功。
        三是办学定位的科学确定、办学特色的精确凝炼是评建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在迎评促建过程中,学校党委行政明确了包括培养目标、学校类型、办学层次、服务面向、学科专业结构、发展目标等内容的办学定位,凝炼了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这是学校多年来想解决而一直未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广大师生员工在迎评促建工作中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在学校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等重大问题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各项工作举措在评建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了有效落实,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四是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奉献精神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评建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保证
        在这五年中,我们的师生员工表现出了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高尚精神,表现出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风貌,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黄镜声同志在学校最需要的时候,放弃了在外当专家的优厚待遇,最早投身评建工作,不顾年高体弱,不管节日假期,不管天寒暑热,不管白天黑夜,一心扑在评建工作上,把一个老同志对学校的热爱与忠诚全部倾注在评建的字里行间,为学校的评建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胡凤兰同志身患癌症,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她的事迹感动了全校教职员工。有的同志父母双双病重,但直到专家离校后才腾出时间送父母住院。有的同志突遇丧事,但为了评估仍然坚守岗位。很多同志从2006年11月的评建再动员大会以来不计个人得失,没有休息一个节假日,吃食堂、吃盒饭,加班加点地工作。各系部院、各处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评建工作任务。我们成功组织了以欢迎仪式、汇报会、升国旗、文艺晚会、专家集中考察和专家接待工作为代表的各项重要活动,撰写了高质量的自评报告、特色材料,制作了高质量的电视片、宣传画册。在教育部专家组进校工作期间,师生员工精神抖擞、奋发向上,盼望专家来走访,主动要求专家来听课,学生主动向专家问好,大家把对学校的热爱化作点点滴滴的细节,化作绚丽迷人的风采,时时处处感动着专家,震撼着专家,实现了“七个一”的工作目标。即: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一个规范的管理,一堂精彩的课,一场成功的测试,一个好的学风,一些闪光的亮点,一个崭新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评估工作的胜利完成,是广大师生员工充分准备、积极参与、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志着我校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现了学校工作的新跨越,谱写了办学历史的新篇章,创造了无愧于前人的新辉煌!这无疑是近几年来学校发展中的一件盛事,也是学校办学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我学校的未来发展产生十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良好成绩的取得,是我校半个多世纪办学经验的积淀,是我校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见证!成绩的背后,凝结了上级领导的心血,记录了几代湖工人奋斗的足迹,浸透着全校师生员工的汗水。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全校师生员工的辛苦劳动和突出贡献再一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整改工作的任务与措施
        教育部专家组在充分肯定我院办学成绩与办学特色的同时,针对我院办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强化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进一步拓展资金筹措渠道,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建议,为我院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指明了努力方向。学校党委认真研究,明确了整改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全校师生员工还要进一步贯彻落实。
      (一)整改的指导思想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把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作为学校发展的新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继续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教高〔2005〕1号、〔2007〕1号、〔2007〕2号文件精神,积极实施《湖南工程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院办字〔2007〕14号),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和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工作,为把我院本科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努力奋斗。
       (二)整改的总体目标
        全面巩固评建工作成果,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通过调整学校“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和抓好今后三年的实施,建成一支高层次人才数量充足、师德师风良好、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形成拥有一定数量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专业、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或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和更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培养与引进一批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省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积极筹措办学资金,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为实现整改工作的总体目标,明确以下整改任务与措施:(评估总结大会因冰灾推迟到今天,因此我们之前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布置了整改工作,有些工作已经完成,有的正在做,我们主要侧重于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继续奋斗。)
        1、 巩固和发扬评建成绩,建立评建工作长效机制
巩固和发扬评建成绩,不仅要继续保持好的做法、经验,还要使之制度化、程序化,建立长效机制,指导今后工作。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制订部门整改方案。结合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组织干部、教师再次学习教育部近几年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文件及专家组的《考察意见》,进一步明确评估是高等学校建设、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扎扎实实抓好整改工作是评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各部门根据学校整改方案,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订出本部门的整改方案。方案制订的总体要求是:对前段评建工作中所制定的教学文件、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要求等,要坚持严格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对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不足,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整改,尽快达到学校的规定要求;对已取得成效的一些教学改革,要继续深化,进一步提高水平,并抓好其它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与研究,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
        ——继续进行院(部)教学工作水平年度评估和机关处(室)年度考核工作。这两项评估、考核,在首轮评建工作中发展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很好地促进了评建工作。学校将修订完善评估、考核指标,继续抓好这两项评估、考核,以促进整改工作顺利开展。
         ——进一步发挥学校教学督导团、行政督查组的作用。学校教学督导团、行政督查组对检查、督促、指导评建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将进一步发挥这两个组织的作用,改进和加强教学督导、行政督查工作,全面推进整改工作。 
        ——设立教学评估常设机构。学校设立高教研究与教学评估中心,具体负责组织整改方案的实施、教学督导工作的实施,制定新一轮评建工作的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经常性和专题性的全校教学评建工作。
        2、实施人才强校工程,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十一五”后三年,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重点加强教学团队和学科团队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到2010年,教师队伍中拥有教授100人左右,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在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比例在15%以上;建成5—6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和教学团队;有省级教学名师或国家级教学名师。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进一步调整人才引进与人才管理的政策。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平台,注重学科团队建设,重点加强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科或教学团队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对有稳定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定实绩的教师,学校将在职称晋升、津贴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
        ——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主体的激励机制,注重加强对骨干教师实绩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待遇挂钩,提高教学、科研拔尖人才的待遇,对在教学、科研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重奖。
        ——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切实加强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的培养、选拔与管理工作。
        ——聘请知名教授、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讲座,指导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一要继续抓好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二要更好地发挥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三要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一流大学、国外知名大学进修、提高。
        ——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工作。在教师资格、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和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师等评选中,严格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以鼓励、鞭策教师认真教学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广大教师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能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以自己良好的教风带出学生的良好学风。
        3、强化科学研究,大力推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依赖科学研究,抓好科学研究是抓好学科建设的前提。为此,在“十一五”期间的后三年,学校要强化科学研究,以大力推进学科建设,达到大幅度提升学科水平的目的。在科研方面,力争科研经费和成果保持每年增长25%以上、今后三年累计科研经费达5000万元、发表科研论文2000篇以上;力争承担5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和获得2—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在学科建设方面,按照“优化结构,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的原则,一是重点抓好已立项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企业管理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确保能成为省级重点学科;二是认真抓好已确定的校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力争2—3个学科能提升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三是培植和组建4—5支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梯队,培养与引进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省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10名、学术带头人30名。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营造良好的科研和学科建设氛围。通过大力宣传,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意识,使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够主动为学校的科研和学科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明确责任,层层落实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建立校、院(部)、学科三级目标管理体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科研和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
        ——加大建设经费投入。今后三年,每年用于学科建设的经费不少于500万元,并大力加强学科基础工程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
        ——大力推进学科梯队建设。坚持“重点培养、积极引进、提高素质、优化结构、 稳定队伍”的原则,按照学校已制定的5个文件,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引进、选拔和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功夫引进有利于迅速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高层次人才,花大力气培养学科带头人,充实重点学科的力量,建设好重点学科梯队。
        ——大力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学校和各系(部)要加强各学科研究所(室)的建设,把相应的实验室建设成为既是实践教学基地又是科研基地,为促进科研、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完善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完善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管理制度,明确校、院(部)权力和义务,充分发挥院(部)和学科的作用;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工作、科技人员评价、考核体系,逐步形成自我协调、自我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强化科研项目的论证、立项、实施、鉴定、评奖和推广工作的管理。
         ——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国际学术交流。各学科应主动与企业开展项目对接与科技合作,积极推动与地方的区域战略合作联盟建设,依托学校机电与纺织学科优势,参与区域合作与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学科优势与地方产业优势的有机结合。开展富有成效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向外学习、对外开放、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学术氛围。
         4、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专业建设。今后三年,专业建设的重点是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专业办学水平。按照“树品牌、创特色”的专业建设战略,重点抓好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轻化工程4个省级重点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校级重点专业的教学改革,使其形成明显优势和鲜明特色,并力争其中2—3个专业建设成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或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同时,在经费投入、师资配置等方面,大力扶植新办专业,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水平。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进一步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着眼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认真总结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使其能更好地符合学校确定的“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的教学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各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巩固与发展已取得的实践教学成果,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继续以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纺织工程3个专业为试点,实行一学年四小学期制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的创新。
        ——进一步加强各专业教学基本建设。着力加强各专业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基地和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在师资建设方面,努力加强新办专业的师资力量,使每个专业的师资都能较好地满足教学要求。在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努力完善新办专业实验、实习教学条件,进一步加强3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3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并在2010年前,再力争申报成功1—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个实验中心入选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建立2—3个多方受益、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校企合作教育试点工作。在教材建设方面,力争6部教材能进入省部级“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
        ——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按照标准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三级标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全面提高各课程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到2010年,校级精品课程增至50门,力争省级精品课程增加3—5门、1—2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继续抓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特别对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等实践教学环节,要采取更得力、更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水平与质量,形成更鲜明的特色。
        5、积极筹措资金,创造更好的办学条件努力拓展收入渠道,积极筹措办学资金,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创造更好的办学条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抓住湖南省要建成“工业强省”、“教育强省”的历史发展机遇,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思路,努力深化改革,不断促进学校发展,在为湖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的同时,力争省委、省政府及湘潭市委、市政府能给予更多的资金、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
         ——在充分发挥学校现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效益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力争继续获得财政部该项建设的专项资金。
         ——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吸引企业捐资助学;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加强校友联络工作,成立校友会,积极寻求校友捐助。
        ——在经费使用上,强化成本意识,细化成本项目核算,加强审计监察,堵塞漏洞,制止各种铺张浪费现象。
       (四)整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1、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及整改工作办公室
        为切实加强整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在学校党委与行政的领导下,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及整改工作办公室。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党委书记、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为校领导和处(室)、院(部)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审定整改方案和领导、组织、协调整改工作。高教研究与教学评估中心作为整改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整改方案的实施。
        2、整改工作的进程安排
        整个整改工作时间为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整改工作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7年11月—12月),学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在学习、研究教育部专家组《考察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上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学校整改方案。同时,为保证学校整改方案的有效实施,要求各部门根据学校整改方案,制订出更具体的本部门整改方案,并上报学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2008年1月—10月),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方案的实施。整改工作的总体要求,对于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任务,必须按期完成,对于在2010年前才能全面完成的任务,要求结合学校“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实施,做到任务落实到位,并在明年取得预期的工作成效。为了不断推进整改工作,学校将加强经常性的检查、督查工作,并于整改中期对各部门的整改工作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评估。
        第三阶段(2008年11月),全面总结学校整改工作,写出书面整改工作总结报告,上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根据学校党委确定的“三步发展战略”,取得评估胜利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2015年前建成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2020年前建成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的长远发展还任重道远。我们要以评估为起点,大力弘扬评估精神,以更长远的眼光、更高的要求、更坚决的思想、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为实现我们新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闭窗口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编:411104
Copyright© 湖南工程学院党政办公室 2008-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