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娄炳林
(2007年5月25日)
同志们:
2007年对于我院发展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教育部将对我院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了迎接评估,我们自2003年起,迄今已历四年的准备工作将接受检验。
高校的扩招,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些发达国家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跨越的发展历程。然而也随后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压期,就业心理上的寒流期。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就业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2007年又是教育部确定的“就业服务年”,一种工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大会,回顾我们的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畅谈工作的设想,按照上级精神和学院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集思广益,共同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回顾和总结;二、当前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三、进一步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一、 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我院自2003年开始有本科毕业生(与湘潭大学联合培养),同年自主培养的本科生开始进入毕业班,我院毕业生就业供需市场开始了结构性调整,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大大提高。
几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深入贯彻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院工作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重点,倡导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提高,建设校内较强大的就业服务体系,把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促使学生充分就业。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开拓创新,克服困难,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成立了两级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
根据国办[2003]49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一把手”工程。我院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院长和主管副书记任副组长,各系(院)主任(院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系(院)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指导协调本系(院)就业工作。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一组织、协调全院就业工作。
(二)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
1、正确估计形势,加强组织领导。
毕业生的就业率将直接影响到学院在社会的知名度,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学院的招生形势。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也对在校学生心理影响较大。学院领导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已不是一项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是关系到学院稳定、发展的大事,要贯穿和体现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学院的中心工作之一来抓,而且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学院多次召开就业工作小组会议,研究和布置工作。2006年6月7日,在我院召开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通报了2005年的工作情况,部署了2006年就业工作,在随后的2006年毕业生毕业前和毕业后续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毕业生文明、安全、迅捷离校,并在2006年就业率统计过程中,数据上报快捷,数据相对完整,工作效率和成果明显改善。
附:近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届次
|
毕业生数
|
初次就业率
|
年终就业率
|
2004届
|
1951
|
85-90%
|
87.49%
|
2005届
|
2625
|
82.32%
|
92.07%
|
2006届
|
3234
|
81.32%
|
93%
|
各系(院)就业工作也积极地展开: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计算机系为就业工作添置专用设备,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电气工程系还长期将带多媒体设备的系会议室提供给用人单位作招聘场地,使得南院的小型招聘工作免却了场地和设备之忧;化学化工系的316室也成了北院招聘工作的驻点。
2、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为调整好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根据专业、班级的不同特点,在做好就业政策指导的同时,还做好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的教育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真正把择业观念纳入市场引导、自主就业的轨道上来;告诉学生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须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要珍惜越来越珍贵的就业机会;针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困难,积极采取各种办法,给予指导和帮助。
就业指导课是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择业技巧等内容最系统、最直接的方式,我院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学院教学计划,组织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分班上课。通过上课,学生在毕业前甚至毕业后有针对性地
向任课
老师咨询相关问题。数理系、外语外贸系在毕业生的咨询指导和服务上表现出很好的耐心和细心,与毕业生保持着较长时间的友好联系,工作落实好、反馈快。
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政策,了解形势,并把就业信息及时传达给大家。使得毕业生能以充实的推荐资料、诚恳礼貌的言行举止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大部分同学能以专业对口、学有所用为基本出发点,打破行业部门界限,主动出击、谨慎签约,收到了较好效果。
编印《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宣传就业政策与工作规程,发至毕业生,做到人手一册。在毕业生临近毕业之际,向每位毕业生发放《致毕业生的一封信》。提示毕业生离校前后应该注意的诸多事宜,让毕业生文明、安全、迅捷的离开校园,走向工作岗位。
3、积极举办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见面会,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相互了解。
每年十月,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就积极整理用人单位库,并向用人单位发函2千份左右,介绍毕业生情况、宣传学院。我院每年举办了一场大型供需见面会,来校招聘一般为一百多家用人单位,每年举办了小型专场招聘会一百余场,不但方便了用人单位了解学生,而且给毕业生提供了“实战”演练和就业的机会。
每年学院大型供需见面会结束后,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化学化工系、纺织工程系等系(院)能积极与来校的用人单位进行对口交流,听取单位对学院专业、课程及学生的意见反馈。更好地促进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
4、加强与以前的用人单位联系,主动发展新的用人单位,拓展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凡是与我院有过联系的用人单位,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每年的毕业生信息优先发往这些单位。加强就业宣传工作。向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用人单位寄发《湖南工程学院毕业生信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我院毕业生的资源,不断扩大我院知名度与影响力。通过派人外出调研的机会,走访毕业生,同时通过毕业生的建议,联系周边单位,拓展就业市场。电气工程系领导率先实施为新专业毕业生走出去开拓市场的思路;人文系以实习单位为基地,搭建就业平台;化学化工系与一些单位保持者长期的供需联系,很多老师关心并参与推荐学生就业,并且为学生争取到两个单位的奖学金。
毕业生继续深造一直是我院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专升本、考研、3+1的国际教育模式等。化学化工系在我院毕业生考研工作中一直走在前列,绝对数和相对数几年来总是第一,今年生物工程专业考研录取率超过30%;国际教育学院的3+1模式为该院专科毕业生的就业争取了时间上的缓冲和情绪上的稀释。
5、毕业生就业网在就业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毕业生就业网作为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较之校内外有形就业市场,它必将会发挥越来越有效的、有形市场无法比拟的作用。它可以高效、准确、全面地收集、筛选、分析、评估信息,使信息资源共享,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可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供需信息。我们积极利用学院网站,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就业信息收集工作,并及时在网上发布,供毕业生上网查找、参与应聘。建立良好的就业信息登记与发布制度,保证就业信息发布渠道顺畅,发布形式多样,发布面广,为毕业生营造了一个公开、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
通过与国内知名的高校就业网和相关的行业就业网的联盟,丰富了学生的就业资源,拓展了求职视野和择业范围。如:“中国高校联盟网”、“中国纺织人才网”、“中国工程师网”、“中国人才网”等。
6、加强毕业生的联系和就业情况统计。
根据省中心的统一部署的就业率的统计和上报工作要求,我院积极召集系(院)就业工作责任人会议,研讨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统计工作,然后在系(院)布置。如:经济管理系、计算机系、建工系实施的毕业设
计指导
老师切块负责制,减少了统计工作中的盲目性,减轻了统计监测的工作强度,加强了与毕业生的联系,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
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功能,将就业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就业率与系(院)教学水平年度考核挂构。充分发挥系(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做好通过聘用形式就业或从事自由职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确保了全院就业率统计工作的高效、准确。为学院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
通过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我们有如下感受:
1、领导重视是一切工作的“开山斧”。工作上的支持,让人工作起来更加愉悦,工作上的关心,让人始终不会偏离方向。
2、全员参与是就业工作的“铺路石”。全员参与,其一是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要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地负责学生的培养、教育、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通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确保培养过程和各个环节的质量,只有全员共同努力培养出来的高素质的“产品”,才可能有满意的“销售”结果。其二是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推荐工作,构建学院全新的多方位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3、系(院)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作为站在一线的系(院)有着更多的与毕业生接触的机会。学生代表和学生干部的管理、信息的发布和收集、招聘会的组织、就业辅导等都是感情上的联络方式,也都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先机。
二、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
1、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有利形势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几年来,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及各部委名义下发的关于做好就业工作的文件近三十个,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社会充分就业列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工作的重视,为就业工作创造了很好的社会环境。
在2006年11月20日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指出:“进一步提高认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第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毕业生拓展了广阔的就业市场。我国国民经济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 GDP增长一直保持在9%左右,这种增长速度,每年可以解决700万-900万劳动力就业。
第三、老牌专业和行业依然生机勃发、校友影响力日渐形成。作为我院老牌专业,在行业内一直非常看好,机、电、纺织、化工等市场占有率在不断加大,需求势头愈久弥坚,并由此带动其他专业的需求增加。而通过校友来校招聘和通过校友的介绍或影响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形成了传、帮、带的可喜景象。
2、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不利形势
第一、社会就业压力大
看看扩招后毕业生人数增长情况
年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毕业生人数(万)
|
104
|
145
|
212
|
280
|
338
|
410
|
495
|
我们前面讲到,国民经济增长9%左右,可以提供700-900万个劳动力岗位。但是其中面向大学毕业生的约占22%,还有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企业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等约2500万人,更为严重的是每年毕业生约有25%未能就业而在下一届来竞争。这些数字客观上反映出就业的形势是多么严峻。
第二、社会服务功能不完善
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还主要依赖于高校,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成;以市场为导向、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不完善: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用人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等政策和体制性障碍。这些方面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服务功能不完善还表现在资源配置能力差。调查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大学生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建设中的稀缺资源,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占从业人员 37—40%,而我国占5%。
第三、毕业生知识陈旧,转化率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培养专业人才。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而这些正是现在毕业生所缺乏甚至是不愿意承认的。
第四、我院专业结构因素:刚升格为本科时,我院只有几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均是学院的拳头专业,在行业和一定的区域影响力较大,专科专业也比较成熟,就业形势向好。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院本科专业已经增至现今的37个,一些专业并不完全是根据市场需要才设置的。这些新专业的师资、实验条件跟不上,就业市场、就业方向比较盲目,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在,乃至将来几年学院的就业率以及其他挂钩部门的工作。
(二)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就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就业工作参与度不够。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对学院来说,学生没有就业可能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培养的质量太差或者偏离了需求方向;其二,学院没有很好地为学生做好就业服务,没有指明方向,没有去开拓市场,就业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学院一方面就能全部做好的,但学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表现为“出口”不畅通,这会直接影响到“进口”,会出现生源质量不好,甚至生源不足的结果,形成办学的恶性循环。因此,毕业生就业,是一件关系到学院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事。学院很多教职员工对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学院持续发展的影响认识不够,对毕业生就业与学院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工作的关系认识不够,对毕业生就业与学院教学内容、方式、质量的关系认识不够。有的人认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只是就业工作部门的事,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就业部门工作的努力程度。还有人认为,学院只要抓好学生的教学与培养工作,毕业生就业只是迟早的问题,暂时与学院关系不大,学院投入过多精力是本末倒置。
2、毕业生就业队伍建设急待加强。
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队伍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新的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和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越来越细化,它不仅要求完成传统就业工作所包含的内容,还要求为毕业生提供全程的就业指导咨询;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结合所学专业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解决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传授求职技巧;帮助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推荐毕业生等。我院就业指导队伍目前存在着专职人员不足和师资队伍严重缺乏的问题,现有工作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不尽合理,这种现状会严重阻碍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
3、毕业生就业工作重心太高。
系(院)作为就业工作的“抓手”直接面对学生,有着众多的细化就业工作的接触点。但是,事实上一些系(院)就业工作人员很少主动去思考就业、了解就业。甚至一些布置的事务性工作还不能很好完成。当然,有的是自身原因;有的则是系(院)领导不重视,导致工作缺乏积极性所致。
三、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周济部长在全国就业工作大会上指出:一是要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定期、全面地开展就业工作评估检查,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表彰,对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二是要切实把就业状况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一级指标,作为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教学评估的核心指标,从2007年起,在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状况的考查,不仅要看就业率,还要看就业工作的举措是否落实。明年检查的重点就是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性,对就业率作假的高校实行“一票否决”,并把处理结果向全社会公布。为此,我们应该更好地思考我院的就业工作。
1、制订切实可行的就业工作实施办法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以服务学生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创新、求真务实,以大学生就业工作为导向,促进学院学科建设、专业结构调整、教学改革以及教材、课程建设。促进全院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我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人力市场对我院毕业生的需求。以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为中心,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搭建毕业生的就业平台。
2、构建学院两级就业工作机构和全新的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机构,是做好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成为学院名符其实的“一把手”工程,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到学院重要的议事日程。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院的重要工作。我院毕业生居住分散、点多面广,必须学院与系(院)相结合,把就业工作的重心下移,工作重点放在系(院),落实到基层单位。各系(院)也应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系(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学期在系(院)党政联席会议上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有记录、有措施、有结果。系(院)就业工作人员要按一定学生比例设置专职就业指导干部岗位,专兼结合。学院将系(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考核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
系(院)要动员每一位老师和员工都要关注和关心大学生就业,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鼓励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参与到学生就业辅导工作中,为学生就业提供最佳机会。特别是专业老师在教学中要深深地浸透所教必为所用的教学思想,将所教专业知识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紧密结合,更好、更广泛地为毕业生服务。
3、建立结构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
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是做好我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学院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更好地为毕业生做好服务和指导。
学院专职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要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的1:500的比例来配备(干部队伍以毕业生数为基数,师资队伍以非毕业生数为基数)。建立一支学历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专职队伍。就业队伍建设要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由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等专业老师构成。教研室老师采取专兼职相结合,辅以送出培训和外请辅导的方式构成。
对目前从事就业工作的干部进行系统地培训,对少数不适应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人员在校内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提高我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的整体素质。
4、强化就业服务意识,实现服务手段信息化
学院要强化就业的服务功能和意识,从学院就业办法和制度上入手,淡化管理职能,强化服务功能,树立服务意识。要把过去对就业工作以管理为主,转化为以服务为主,特别是要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咨询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在服务手段上,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就业信息网站建设,不断完善网站服务功能,使传统的就业工作方式尽量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来解决。在各个校区学生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就业信息显示屏幕。对学生进行信息个性化指导服务,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5、加大教育和监管力度,维护学院就业市场。
目前就业违约现象带来毕业生、用人单位、学院几方面的利益冲突,要引起就业工作者的深入思考。违约的结果,势必让用人单位对学院的毕业生失望,对学院失望,最终的结果是学院就业市场的萎缩。
为此,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对毕业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观念、择业观、岗位成才等教育。通过就业指导课,典型校友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宣讲或个别辅导。对于已经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把好协议监管关,严格按照国家和学院对协议书的管理办法执行。同时谨慎审核就业协议,避免毕业生落入不必要的协议陷阱。通过努力,让每个毕业生成为学院就业市场的拓展者和维护者。
6、加大就业工作经费投入,完善就业设施建设
要按照教育部、湖南省政府的有关文件要求,不断加大就业工作经费投入,毕业生就业经费达到学生学费总数的1%。要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一流的交流平台。
(1)、硬件设施是有效开展就业工作的物质保证。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趋势看,这些硬件设施应该包括:多媒体报告厅、资料查询室、信息查询室、面试洽谈室、咨询指导室、专用教室、办公室等等。学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些设施逐步配齐。同时,各个院系也应该有自己的专用的信息查询室、咨询辅导和办公设施等。
(2)、增强就业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手段。目前,网站联盟,享受信息资源;网络视频就职,简化求职过程;专家网络专题指导,提升指导水平和系统性等从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我们的传统就业工作手段。加大投入,采用这些立交的、丰富的、实时的就业工作运作方式,是就业工作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要求的另一种落实
7、加强就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
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断发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学院要注重就业工作中的调查研究工作,针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真正为广大学生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学院每年要组织职能部门和系(院)的力量,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各种信息的调查与分析,建立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反馈机制
同志们,按照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要求,2007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全面服务年,高校要大力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就业工作的理念,满腔热情、精心周到地为毕业生提供各项就业服务。按照教育部的安排,2007年也是我院的评估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就是希望借此东风,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同心协力让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