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湖南工程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谢 伯 端
(2006年4月1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院党委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发展全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高水平的工程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五年前,原湘潭机电高专和湖南纺织高专的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员工,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成功合并组建了湖南工程学院,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五统一”的体制重组。湖南工程学院的组建,是学院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标志,是学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在此,我代表院党委,向为学院的组建做出了无私奉献的各位老领导和教职员工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感谢!
(一)主要成绩
五年来,学院各级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勤奋进取,努力拼搏,推动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1、应用型本科的办学思路基本确立,新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
学院确定了“应用型、教学型本科”的办学定位,组织实施了长达两年的“转变工程”,全方位促进专科向本科的转变。这一办学定位符合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和我院实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教职员工的认同。截止2005年底, 学院已设置2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达到13967人,是2000年的2.21倍,其中院本部本科生9177人,高职高专学生2525人;以民办新机制创办的应用技术学院在校学生1995人;稳步发展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国际教育学院在校学生436人;成人教育在规范管理方面取得新成绩,在籍学生3721人。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本科教育为主,其它教育形式为辅的办学格局。
2、新校园建设成绩显著,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学院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五年来共投入基本建设和仪器设备经费3.54亿元。在湘潭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新征土地1272亩,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新校园,已完成各类建筑14.9万平方米及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五年来,校园面积由539亩增加到1811亩,增长3.36倍;建筑面积由18.9万平方米增加到39.2万平方米,增长2.07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2310万元增加到6841.16万元,增长2.96倍;馆藏图书从47.88万册增加到91.28万册,增长1.91倍;拥有13个实验中心、20个实验室、24个语音室,以及网络计算中心、电教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万兆校园网络。学院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3、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党委紧紧抓住迎接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机遇,以教学为中心,以迎评促建为动力,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院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的评审,已有14 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自动化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课程,机械基础实验室被评为省级示范实验室,金工实习等3个实习基地被评为省优秀实习基地;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市人事部门正式发文认定的可以落户入籍工作的湖南10所高校之一。五年共发表教研论文394篇;出版教材102部;39项教研教改项目获省级以上立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重点资助4项;28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4、师资队伍建设初显成效,学术实力有所增强
党委坚持“人才强校”方针,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五年来,投入师资引进、培训经费1956.7万元,引进副高以上职称和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123人,选送327人次到兄弟院校进修或攻读学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27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276人,其中正高由8人增加到4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由31人增加到205人,占教师总数的32.7%。现有省学科带头人2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4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40人。学院还确立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3个院级重点和重点扶持学科、“电机与电器”等7个系级重点学科,遴选出14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五年来,全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24项,其中省部级课题36项,获得省、市级奖19项;横向科研课题到账经费967万元;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127篇,其中核心期刊603篇,被三大检索机构收录128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获得各项专利15项。
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党委始终坚持德育首位,将“三育人”工作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建设;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修订了新的学生管理办法和学籍管理规定,加大了学生日常管理力度;团学工作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团组织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工作积极开展,已有学生社团78个;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步建立了四级心理预防制度;加强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健全了“减、免、补、贷、奖、助”的帮困体系,争取国家助学贷款和发放困难补助、奖学金等共计2218.75万元;
五年来,我院青年学子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学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均表现了良好的政治品质、专业技能和精神风貌。有9个班级、团支部、学生社团获得省级表彰,107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优秀贫困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302人次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全国、全省各类竞赛中获得等级以上奖;学院两次被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宗玉宝同学舍己救人,被追认为中共党员,并被授予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省优秀大学生。
6、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强化管理初显成效
学院以干部聘任制度、全员聘任制度、岗位津贴分配制度、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重点,逐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干部聘任制度改革扩大了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全员聘用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分配制度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职员工的收入,加大了分配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力度。组建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后勤服务实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后勤社会化改革获得省教育厅表彰。全面启动了教学系部、机关处室、后勤服务等各系列的考核,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约束、激励和竞争机制。进一步加强了财务、审计、资产管理工作,拓宽了融资渠道,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制止了乱收费和小金库现象。“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2300万元。院机械厂完成工业总产值6106万元,并确保了实习教学任务的完成。
7、积极推进文明高校创建活动,和谐校园文化初步形成
党委以创建省文明高校为载体,狠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培养和发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湖工精神”。党委注重发挥工会、教代会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改革方案提交教代会讨论决定。重视离退休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政策,真诚关心老同志的思想、生活、健康和娱乐。关工委在加强教学督导、救助贫困学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实施“塑形工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强化内部安全防范措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建院五年来,我院政治稳定,教学、工作、生活秩序井然,初步建立起了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学院获湖南省“文明高校”称号。
8、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学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党委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总揽全局、驾驭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较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党委高度重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在教育培养、选拔使用、年度考核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并选送了30名处以上干部参加各级党校的培训,中层干部队伍素质在整体上有明显提高。广大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生产等各方面均发挥了骨干作用。五年来,培训入党积极分子9547人,发展新党员1978人;教职工党员由538人增至68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9%;学生党员由431人增至872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3%。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不断加强,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工作正在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过程监督为主。成立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党委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和鼓励党外人士发挥作用,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的统战工作局面。2005年,全院1286名党员参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群众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测评满意率达到99%。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和众多矛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的、实实在在的进步。各级党委、政府对我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政策环境;社会各界对我院的大力支持,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此,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湘潭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向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同志们,学院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凝聚着全体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我代表学院党委,向为学院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全体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二)存在问题与困难
各位代表,我们在充分肯定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学院快速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第一,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还没有自觉、系统、深入地贯彻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大众化阶段的人才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重大问题,我们仍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学科专业的发展还不平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办学特色和优势尚不明显。
第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传统管理模式与以人为本、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民主开放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管理滞后现象仍然存在。少数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严重损害了学院的办学形象。
第三,学院快速发展对人、财、物的巨大需求与现有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现有生师比偏高,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教师偏少,学科水平偏低。建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
第四,先进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有待进一步培养。教风、学风、机关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特别是在严谨治学、勤奋学习和责任意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基本经验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成绩,检查不足,从我们自身办学治校的角度,总结我们的基本经验,主要的有:
第一,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聚精会神地抓好党的建设。只有从严治党,不断改进党的作风,改善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加强廉政建设,才能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第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把握机遇,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只有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发展不动摇,同时又以科学的态度把握发展的每一个进程,我们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第三,必须坚持科学的办学定位和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只有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不动摇,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质量是学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不动摇,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增强我院的竞争实力。
第四,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大力弘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湖工精神”,才能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奠定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
各位代表、同志们,本次党代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大背景下召开的。党和人民赋予了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国情、省情、院情,科学制定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确保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办学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独立学院,适度发展成人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着力建设高水平学科;立足湖南,依托行业,面向全国,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为把我院建设成高水平的工程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2010年前,确保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达到良好标准,部分专业、课程、实验室达到全省先进水平,部分学科或学科方向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条件,初步形成有特色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力争跨入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本科院校行列。第二步:2015年前,少数学科、专业、实验室达到全国同类院校先进水平,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步:2020年前,部分学科达到博士学位授予条件,力争建成高水平的工程应用型大学。
(三)“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指标
办学规模:院本部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人,应用技术学院4000人,成人教育当量生800人。
学科专业:本科专业达到45个,建设5至7个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特色较鲜明、社会声誉好的品牌专业;建设6至8个院级重点学科,其中1至2个成为省级重点学科;5至7个学科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条件。
教育教学:应用型本科教育探索取得系列成果和重大突破,力争获得1至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建设3至5个工程实训中心,1至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60门左右院级精品课程,其中5至8门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1至2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科学研究:科研经费和成果保持每年增长25%以上,“十一五”末年度进校科研经费达到2000万元;年均发表论文600篇,五年被三大检索机构收录的论文达150篇以上;力争承担5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争取获得3至5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师资队伍:2010年教师总数达到850人,其中专职教师750人,兼职教师10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其中博士学位教师达到15%以上;高、中、初级职称教师比例为4.5∶4∶1.5,其中教授70人以上;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省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10名、学术带头人30名。
办学条件:主要教学基础设施达到教育部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合格标准,新校园二期工程11.8万平方米基本完工,校舍建筑面积达到5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900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达到120万册,电子图书达到50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有较大发展,建成数字化校园。
三、今后四年的主要工作
今后四年,要紧紧围绕迎评促建和“十一五”规划,以党的建设、教学和科研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办学条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学院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建立和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改善党的领导,是实现学院奋斗目标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筹谋发展、团结共事的能力。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聘用制度,不断完善评价、考核、监督机制,全面开展干部离任审计,大力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廉洁型”的干部队伍。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为重点,严肃党的纪律,积极预防和坚决惩处“教育腐败”,坚决取缔任何形式的“小金库”,及时查处违纪案件,认真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的纯洁性。
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加强以《党章》为重点的理论教育,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党支部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党建工作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紧密结合。强化制度建设,健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大在优秀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
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按照省委“四个纳入”的要求,继续加大统战工作力度,完善统战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帮助和指导民主党派搞好自身建设,支持和鼓励党外人士发挥作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外干部队伍。
(二)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培育办学特色
紧紧扭住教学中心不放松,扎扎实实推进迎评促建工作,认真落实评估三级责任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办学特色,确保评估结论良好。
确立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想观念。紧紧围绕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质量观、应用型本科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等重大问题展开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为学院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切实加强专业、课程、实验室等教学基础建设。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建设品牌专业,积极拓展新兴专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大力加强专业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形成课程特色。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的建设,其中50%以上的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水平。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批具有省内较高水平的实验室和稳定的实习基地,使之成为我院培育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亮点。加强教学档案和教学信息现代化建设,建立教学信息现代化技术平台。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健全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学质量考核等一系列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全力推进教学领域的深层次改革。着力构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现代课程体系、科学培养模式和完善的质量保障制度的教学运行机制。要把教改教研相关成果落实到专业和课程建设之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进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内容。广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继续推进人文素质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改革,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升科研水平
按照“优化结构,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的原则,巩固基础学科,加强优势学科,扶持新兴学科,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全面提升科研水平。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对院级重点学科实行若干倾斜政策,为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做好人才和成果准备。提倡合作精神,鼓励集体攻关,形成若干个“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术梯队。大力加强校际学术交流,聘请和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讲学。
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大和完善科技扶持、奖励政策,全力争取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重点扶持有特色、有潜力的课题。加强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和成果鉴定,提高科研产出效益。端正学术风气,反对学术腐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关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之间的科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四)实施“人才工程”,大力加强以师资队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促进教职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实现学院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扩充数量与提高素质并进,优化结构与稳定队伍并举,师德教育与业务培训并重”的原则,大力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优秀人才,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以造就学术名师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制度;加大师资培训、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政治上关心教师成长,工作上、生活上着力营造有利于教师干事业的良好环境,将教书育人的业绩纳入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引导和鼓励教师爱岗爱校,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管理和服务人才同样是高校人才队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关心管理、服务人员的发展需求,建立符合管理、服务岗位特点,科学评价工作业绩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五)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和完善“三育人”工作体系
“以育人为中心”是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中心职责所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继承和发扬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有效方式,健全和完善“三育人”工作体系。
构建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院紧密配合的“三育人”领导体制和长效工作机制。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三支队伍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制订“三育人”工作规划,完善相关制度,引导和鼓励教职员工在教学、管理、服务等不同岗位上自觉履行育人职责。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执行、落实新的课程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和发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
进一步强化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继续组织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学院相关制度,以课堂、寝室为重点,强化学生日常管理,在严格的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
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广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扶贫帮困、“三下乡”、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继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困难补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助贫体系。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拓宽就业渠道,指导学生增强就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健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
(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要按照“以人为本,依法办学,从严治校”的原则,以制度创新和制度执行为重点,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制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连续性。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充分发挥教学系部的管理主动性和积极性。建设服务型机关,提高机关管理效率。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全员聘任制和人事代理制,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对各类岗位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在平等竞争的平台上择优录用,促进校内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合理流动。
强化财务和资产管理。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建设节约型校园。进一步加强财务计划管理和制度管理,加大引进社会资金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加大对基建和维修改造项目以及仪器设备、图书教材、家具等大宗物资的招投标、采购、配置过程的监管力度。
深化后勤、产业改革。坚持“服务育人”、“保本微利”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后勤社会化所涉及到的产权制度、运营机制以及社会资本介入等问题。建立健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后勤内部管理机制,确保后勤改革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学院的发展和稳定。完成校办工厂改制工作。
规范应用技术学院办学体制。全面完成应用技术学院“五独立”的规范和调整工作。应用技术学院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走出新路子。
(七)切实做好新时期群团工作,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切实做好新时期群团工作,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关心群众生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学院建设发展奠定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进一步加强工会、教代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大职能,创建先进“教工之家”。完善教代会制度,全面建立二级教代会,凡事关学院发展和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充分听取教代会代表的意见。建立健全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的制度。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强化团的组织建设,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团结广大学生、提高学生素质、建设优良学风为重点,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和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工作。严格执行党的离退休政策,主动关心离退休老同志,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教学督导、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切实关心教职工生活。逐步提高教职工生活待遇,积极创造条件,丰富教职工业余文体生活。关心青年教职工的生活和学习。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2007年,完成田径场、体育馆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电气楼、机械楼及学生公寓的建设。2008年,启动金工实习中心、行政办公楼等项目的建设。继续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在抓好国家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同时,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继续加大图书资料的投入,加大电子资源数据库建设力度。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教学手段现代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实现行政办公网络化、无纸化。
(九)继续推进文明高校建设活动,建设优良校风,创建和谐校园
以文明高校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远大的目标凝聚人,以良好的机制激励人,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设优良校风,创建和谐校园。
牢固树立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宣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大力宣传和弘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湖工精神”。与兄弟院校联合,积极申报和建设好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力开展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优秀文化,建设优美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大力加强校内安全保卫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切实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秩序。将文明高校建设工作纳入学院考核体系,巩固文明高校建设成果。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学院迎评促建的关键之年,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缓慢发展也是退。全体共产党员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新一届党委的带领下,团结全院师生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把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工程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